《心灵慰藉》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说课稿 2023-03-10 点击:

心灵(而非灵魂或精神),一个器官,是将动物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与植物区分开来的分界线。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它是以“场”这样的一种形式与我们的其它器官发生相互作用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灵慰藉》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灵慰藉》说课稿1

如果你对于要不要参加身心灵成长课程有疑问,一定是你已经接触了课程,或者你知道一些有关于课程资讯,亦或者是你身边有人开始在上课,他们自会有一些观点带给你,可能有的人会非常兴奋的跟你分享他或她在课程里面收获了很多美好的体验,甚至也推荐你去上课,也有可能有的人会跟你分享这个课程真的不好,很多神神叨叨的东西,加上价格昂贵就跟你说这样的课程不值当。

这就像小马过河,当小马小心的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趟过了河,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高品质的课程,对于有内在成长渴求或者在生命中碰到困境的人来说会是非常好的支持。

什么是内在的渴求呢?当一个人外在的生活看上去都是非常好的甚至堪称完美,有好的经济收入,好的职位好的车子好的房子,稳定的家庭,在外人看来真是好福气,但是这个人本身却有一种内在的缺失,总觉得生命中少了一点什么,而这个少了一点成为他或她生命中的痛点,外在的资源再丰盛却缺少了内在的那份真正的喜悦与圆满,于是他或她开始在生命中找寻,在生命中找寻某些不一样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人,真的建议可以开始参加一些身心灵的课程或者可以探寻一些修行的法门,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找寻心的家园。

那什么又是生命中的困境呢?生命中总是有困难,一个人从小到大要克服种种困难也品尝风雨过后的喜悦,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更加趋于成熟练达,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克服很多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力,而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很多支持的资源:爱人、朋友、同事、兄弟姐妹、父母……

我这里所特别指出的生命困境,是指在你的生命中事业上或者关系上亦或者自身的情绪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你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以前的方式找到出路,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有某个身心灵课程的消息出现在你面前,我建议你大胆一试,不外乎几千元钱加上几天的时间,而通过这样的课程你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方法,清理自己的情绪,疗愈童年的创伤,体会整个团体的支持,并且学习到一些方法可以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从自己的内在找到更多的力量与智慧去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

还有一种人既没有面临内在成长渴求也没有在生命中碰到很大的困境,而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身心灵课程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开始对于内在的成长产生了好奇,这样的人还是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去体验,带着对于生命的好奇,去品尝在以前的课堂里面没有过的体验。

因为在目前中国,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我们的主流教育过于强调智性的开发,我们所有的竞争都集中在对于知识的学习,而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我们过于活在头脑中,也迷失在头脑中,这样的迷失让我们的生命窄化,并在生活中创造出非常多的冲突,我们非常缺失对于情绪和身体感官的关注和教育,我们也缺失了对于生命本身的探究和体会,而身心灵的课程大部分的都是运用各种方法技巧去探索我们的身体、情绪、感官还有很多超越头脑的现象,而我们的生命因为这些会更加饱满,我们对于生命也会会有更宽广的视野,而且在这些课程中都有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协助我们在生命中更加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主人。

由此看来,适当的参加一些身心灵课程对于生命的扩展还是相当有助益的,只是如今市面上的课程非常多,有的价格非常昂贵,也有一些虚夸功效的现象,所以,想要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参加,除了勇气,也要谨慎为之,找到可以信任的机构举办的课程也相当重要,也需要根据自己本身的经济状况实际的掂量学习成本与实际的收获之间的平衡。总之是既不要妖魔化身心灵课程,也不要过于圣神化身心灵课程,这样无论我们选不选择去上课,也不需要过于纠结与烦恼。

《心灵慰藉》说课稿2

还记得刚刚懂事的时候,仿佛感觉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神奇而神秘的,想去尝试一下,但是又害怕这个东西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总是摇摆不定,只能用泪水来发泄。那时,心灵是幼稚的。

后来,年龄稍微大了一点了。有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也敢了,因为做到了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所以非常的快乐,每天总是洋溢着笑脸。那时,心灵是快乐的。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上了幼儿园之后,每天接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自己也不是掌上明珠了。况且还有很多小朋友的能力在自己之上,所以微微有一点沮丧。那时,心灵是失望的。

大约五六岁的时候,记得我那时一下子就从全班跑步倒数第一成了数一数二的高手,小朋友们都很“崇拜”我,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毛病也就犯了,而且那时思想也成熟一些了,所以那时的心灵是交错在想高兴又高兴不起来里。

入学了,当时感觉突然从幼儿园的老大变成了小学的老小,误差太大,再加上一开始同学们都不熟悉,所以话不多,只是跟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一起玩,那时,心灵有一点点的不高兴。

一年级第一次的期中考试,考得不错,爸爸奖励个陀螺,非常快乐。觉得上学还不错,嘻嘻。心灵是暗暗窃喜的。

二年级了,同学们也都熟悉了。感觉自己在班里个方面还是不错的。不过有一些家里富有的同学买了一些我没有的东西,想要,又怕父母不同意,所以一直憋着没说,那时,心灵是沮丧的。

三年级是中年级了,可以叫两个年级的学弟学妹“小屁孩”,感觉很好。呵呵,虽然可以叫,潜意识告诉我不要叫,如果是年龄小一点,不会听的,但是毕竟成熟了很多,对潜意识也有了解,所以就没叫。那时,心灵是成熟的。

五年级,升入高年级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困扰。功课间艰难了起来,作业渐渐多了起来,老师渐渐严了起来。这让在一二三四年级管的比较松的我们很不适应。但是一想到要升入六年级,要考初中,有非常快乐和期盼,所以,现在,我们的心,都是充满着憧憬的。

这是我心灵成长录的一部分,要是按一本书来算,这只能算是个前言。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

《心灵慰藉》说课稿3

在外人看来,若纳生所宣扬的灵修课程显得很神秘。

 

不过常斌这个班的班长王东则说,“其实这是门科学。”王东的妻子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他是在妻子的建议下跟许宜铭学习的。

 

前些日子,有同事跟王东说,这三四年没怎么见过王东发脾气骂人了,这么一说才提醒了王东,他发现自己在课程中修得“淡定”了,以前管那么多公司“累得半死”的王东,现在轻松多了。

 

使人“淡定”的课程为什么却使郭凯天、常斌夫妇对他们的导师“大打出手”呢?

 

许宜铭、王珍妮称“郭凯天先生因夫妻关系恶化,将责任归咎于许、王二人,数次殴打许、王二人”。

 

但按郭凯天夫妇发布的“真相说明”,则是因为“心理治疗师课程宣扬的性混乱等内容”,如许宜铭曾当着其他学员的面质问过常斌:“你真的相信你老公很爱你吗,你真的相信你老公真的就你一个吗?男人都是性动物,男人只要有条件,不嫖不包是不正常的”;王珍妮也对常斌说过类似的话:“你只有你老公这一个性伴侣,你没试过别的男的,怎么知道你老公就能满足你呢?”9月27日,郭凯天“为进一步与许、王二人交涉,以保护妻子不再继续受到精神伤害”,“尝试登门再次沟通”。陪同的人是为确保自身人身安全,邀请的“友人”。

 

10月6日,郭凯天、常斌夫妇还委托律师发布声明,表示“已就许、王二人‘宣扬性自由、性解放、性混乱,宣扬打开性能量’,传播违背社会公德的‘奥修’、‘谭催’课程内容,向有关机关报案,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

 

常斌的同学天蓝(化名)在看到媒体报道中的“真相说明”后,则站出来澄清:许宜铭课程“宣扬性自由”并非事实。至于“谭崔”等敏感内容,她曾专门花一个多月去学习,这些在许宜铭的课程里并没有。

 

她担心,由于媒体这样传播:“对于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他们只会选择他们想看到的去相信,而这些,并不是全部真相。”

 

“准备好”、“正向能量”、“慈悲心”,这些被课程中人频繁使用的词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陌生。什么叫做“准备好”?指的是从经济状况到内心情绪的状态,就如同7月31日晚要求许宜铭进行点评的常斌,在反复确认后,听到的是许宜铭问她:“你丈夫这么帅,这么有钱有地位,而你确实比较普通平凡,你应该想想他到底爱你哪一点?”身在台湾的许宜铭回忆:“我反复确认,她说准备好了,但看来,其实她并没有准备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员说,很惊讶导师会使用那样的语言点评,显然常斌因那样主观的评判感受到了伤害,“用我们的眼光来看,她觉得受到伤害就是真的受到伤害,我们必须尊重她的感受。”

 

身为“身心灵导师”的台湾人许宜铭,毕业于辅大中文系,并非心理学专科出身。如今他的资历栏里,介绍他是“台湾真善美生命潜能研修中心创办人及负责人、台北完形心理学中心筹备处创办人及负责人、中华潜能开发协会发起人及创会会长,以完形治疗作为主要助人方式,协助20000多人迈向自我成长及潜能开发的道路”。

 

许宜铭的主打课程以完形疗法为主,完形疗法创办50余年,是一个注重对“此时此地”的“觉察”的心理治疗方法。

 

他的学员郭凯天读的是全程9天的智慧之旅课程,常斌读的三年期84天的完形治疗师班课程,学费不斐。有同学认为这笔钱对于她来说完全不成问题,她也不时缺席课程,丁卉就不只一次在午休后见到常斌姗姗来迟。

 

上课其间常斌夫妇的豪爽也给学员们留下印象,丁卉记得常斌经常买水果或者点心什么的请大家吃。郭凯天多次请许宜铭吃饭,出入都是非常高档的场所。这个课程每两个月一次,每次课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都会进行一次聚餐,没读这个班的郭凯天有次亲自出面请所有同学和老师到深圳最贵的卡拉OK。

 

尽管参加“身心灵”培训的效果如何存在争议,但在完形治疗师班里,像常斌一样实现财务自由的同学不在少数,有的是拥有房地产、酒店和投资公司的企业家,有的是拥有制造企业的老板,也有完成财富积累后改行办学的商人。

 

当大多数中国人在因房子问题受尽折磨的时候,有一部分中国人已在追求“身心灵”的成长。广州一名培训机构的讲师开玩笑地总结说,一般“三有”人士才会参加“身心灵”的工作坊,这三有是“有钱、有闲、有病”。其中“有病”指的是情绪困扰。

 

专注于身心灵修炼的胡因梦认为,付出昂贵的金钱代价,不断花时间看书和参加过多的培训去完成“身心灵”的成长,并无必要。“这其实是我们所接受的主流教育的负作用,从小我们便被教育说要做出别人喜欢的样子,久而久之就丧失了探索自己内心的‘本能’。”

 

而在一些社会学者看来,中国社会由于缺乏宗教等终极性关怀的气氛,没有“彼岸”的观照,所以对于“此岸”的修心养性培训课程才表现出过度的依赖。

《心灵慰藉》说课稿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到,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便无从谈起。那么,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有所增强,叛逆性格逐渐加强。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意识的解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单亲家庭的增多,无不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老师们几乎都发现一个同样的问题:脸皮厚的学生越来越多,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因犯了错误而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脸红羞愧、无地自容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有的学生甚至还笑对批评,这让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笔者经过无数次的调查和不断的反思发现,这样的学生大多数学习不好,经常挨批,在家也得不到关心和爱护。他们渴望被关怀被尊重,但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好,经常犯错误,所以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他们用违反更多的错误或对待批评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以示反抗或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无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今年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张岩的男生,小伙子长得很帅,但就是不学习,而且上课的时候还经常小声嘀咕或出点洋相,弄得许多老师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几乎是每节课他都要受到批评,他对此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笑脸相迎,这让老师们非常的头疼。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再采取批评的方法已经不管用了。于是在上课的时候,他又一次在下面小声的嘟囔,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张岩,如果你有什么意见的话请大声的发表出来,老师和同学们都会洗耳恭听,要知道男子汉大丈夫一向生得光明磊落,又何必畏畏缩缩地小声嘟囔呢?”这一次他的脸红了,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他没有说一句话。该读课文了,我看到他举手了,这是他上我的课第一次举手,我很兴奋,他终于肯学习了,好兆头。我赶快叫道:“张岩!”.他读得很认真,尽管读得磕磕绊绊,我还是表扬了他,并且说他很聪明,只要努力,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他显得很兴奋。课下我又找他谈心,和他谈理想,谈家庭,谈天文,谈地理,我发现他知道得还真不少,于是我再一次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他激动得哭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受到表扬,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就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没什么希望了,只有我说他将来会有出息,他说他一定会改好的。果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上课不再胡闹了,学习成绩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我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耐心的帮助。由此看来,作为一名教师,不要一味的高高在上,要蹲下身来,用你的真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去感受他们的心灵.

另外,中学生早恋问题也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好感应是正常的事情。如果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而大加遏制,那将是大错而特错了。那么该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呢?我觉得还得采取大禹治水的因势利导法.。我教过的一对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曾经陷入了感情的漩涡之中而难以自拔,我发现了这种情况以后,及时地找到他们,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这只是青春期的一个正常的反应,但这种感觉是朦胧的,不清晰的,而且此时的判断也往往是片面的,,不成熟的,况且中学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时光将不再来。为了美好的将来,你们必须将这段感情收藏起来,先要专心致志的学习,等到长大了,有了是非的判断标准,我们再来选择属于自己的感情。如果双方仍然没有改变的话,再谈感情也不迟;但如果双方已有了改变,则更加证明自己当初抉择的错误。总之,感情的事可以等到将来解决,但学习不能。你们可以有个约定,等大学门口见面时再谈感情的事。两个学生恍然大悟,决定将这份感情收好,相约在大学校门口不见不散。如今他们都考上了大学,感情上的伴侣却不是对方。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尊重他们的感情,因势利导要比横加干涉的效果好得多。

还有,像单亲家庭的学生,生活困难的学生,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上多多少少的都会产生一些障碍,我们应当给与及时的重视,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多分一份爱心给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呼声,让真情去赢得真情,让心灵去感受心灵吧!

《心灵慰藉》说课稿5

摘 要: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做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和劳碌。班主任是和学生正面接触最多的老师,是位特殊的老师,如何跟学生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的新课题。班主任和学生关系如何,会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师生关系应以爱为桥梁,以理解为纽带。下面我就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采两片花絮,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爱心 梦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01-01

一、赏识教育促学生华丽转身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赞赏属于精神食粮,属于满足,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那么就让我们都换一种教育方法吧!我们把批评缺点,改为寻找优点,以发现闪光点为突破口,来打造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石。俗话说,千人干面。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对思想品德要求的接受方式,而在他们个性特征中有一点是共通的、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他们都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美。虽然每一个后进生其成长的经历和环境不同,但他们每人身上都有其闪光的一点。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当学生犯错误时,为了使学生早日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急于求成,提出的要求往往一步到位。甚至近乎苛刻,这种教师以为只要出于好心好意,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学生总是应该接受而且必须接受。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人为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对立,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抗与叛逆,严重的还会发生正面冲突,导致不良后果。

我班的黄晓艺同学考入我校的时候是为数不多的自费生中的一员。她学习成绩差,自卑,不愿与同学和老师接触,一直没有人注意到她,开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都不知道她的名字。经过找初中跟她一个班的同学了解,才知道她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就比较差,但个性很强。由于初中班主任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她特别的逆反,经常与班主任吵架,不服从管理。班主任老师就经常请她的家长到学校,这就更加剧了她的逆反心理,从此破罐子破摔,无所顾忌,成绩就更差了。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就想:在这个学生身上一定要改变教育方法了。

去年九月末的时候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黄晓艺同学出乎意料地取得了高一年级组女子一百米和二百米的冠军。大家一下子惊呆了,才知道谁是黄晓艺。在比赛过程中,她非常智慧地安排好了女子接力赛的人员及排序,计划再夺冠军。但是就在她即将冲刺到终点的时候摔倒了,她爬起来继续冲刺……最后我班赢得了冠军,可是黄晓艺却因肌肉拉伤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她仍然关心下面的比赛。她在运动会上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我一下子觉得这个孩子是有闪光点的,于是我决定放大她的闪光点,借此改变她。她回到学校上课后,我跟她做了次长谈,她没有想到我会给她那么高的评价和赞赏,信心倍增。我又因她有高度的责任感委任她为付班长。从此以后,她的潜能得到了开发,班级里的大小事情几乎不太用我管了,班级工作处处做在了班长的前面,常常让班长感觉到被动,班长也无奈开始了主动做好本职工作了。甚至有时我没有想到的事情黄晓艺同学都想到做到了。去年流行感冒特别严重,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她就到校医室领了消毒粉,每天晚上带领值日生对班级进行消毒,还用自己的钱购买成袋的板蓝根冲剂发给住宿的同学。她的行动真的让我很感动,对她更加赏识了。她在同学们的心里已由一个后进生转变为优秀的学生干部,他们学习的榜样。仅仅一学期的时间,她完成了由双差生到品学兼优的华丽转身!

二、难得糊涂教学生懂得感恩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传递感恩的种子,懂得惜福和感恩,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懂得感恩,找到自己心灵休憩的家园。班主任正是要抓住这一点,并将它无限放大,达到“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爱与爱的传递”的目的。

人间万物皆有感恩之心。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落叶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我们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都学会感恩,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策马扬鞭!

我在带上届学生的时候,我们班级里有好几个特别淘气的男同学,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他们学习不努力,上课看小说、玩儿手机、睡觉,课间大声喧哗、打闹,经常违纪,常给我惹麻烦……屡教不改,着实让我头疼。为首的一个同学叫修缘,有一次他们几个跟别的班级的同学闹上了别扭,聚在一起吵了起来,这时学校保卫就过来了,就把他们的名字记了下来,说是要按打架处理。这几个同学吓坏了,因为学校有规定,打架要会给留校察看处分的。况且修缘同学的父母身体不好,经济条件也比较差,这件事对他来说就非同小可了。于是事后他马上给我打了电话,把事情的原委和他家的情况详细地跟我说了一遍,恳求我帮帮他。按照我的工作作风,对这件事肯定要严纠的,而且必须上报学校政教处给予他们几个处分。可我当时还是怜悯他的父母,不忍心让这样的家庭再背负如此的重担,所以我就违心的给校保打了电话,跟他说明了情况,如果情节不严重看是否可以帮助他一下,然后我一定会对他们严加教育。校保说情节并不严重,看在班主任有这样态度的情况下就不予上报处分了,但还是要扣相应的考核分,这样修缘就不用惊动他的父母了。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以修缘为首的这几个淘小子居然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课堂上不违纪了,也知道学习了,还主动承担了班级的一些劳动和日常管理。惊讶之余我问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他们说:“您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我们必须回报您,您不是总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么,我们没有什么能报答您的,就少让您操点儿心吧。”听见他们这么说,我的心里喜滋滋的,一次的难得糊涂就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真的是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们为学生做了多少已经无法计算了,上面仅是我所有班主任工作琐事当中的两件,足以充分证明我们班主任付出的是一种真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我们班主任具有了这样真诚、无私的师爱,所以我们才会以宽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孩子,以真诚的爱心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亲近感、信任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师爱的温暖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爱的熏陶,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把学习比作一条河,那么学生就是河上行驶的一只只小船。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撑起用真诚的爱心、执着的耐心作成的帆,就一定能引领着那一只只小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心灵慰藉》说课稿6

同志们:

对于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曾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从第一次宣誓那一刻起,信仰就融入了我们沸腾的热血中。对待信仰,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神圣感和崇髙感。在表达信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要让信仰能走进心灵,通过感知和感受实现灵魂的升华。

一、建党百年,把“信仰”含义写实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是一种激发内心充实、灵魂净化的虔诚信念。信仰可以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可以给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星火燎原的希望。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信仰的一生,信仰改变命运,信仰塑造品格。信仰作为人对社会存在的掌握方式,其形式多种多样。信仰与忠诚有着天然的联系,忠诚源自信仰,信仰坚定的人一定具有忠诚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政治信仰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政治信仰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必须“风雨不动安如山”。

政治信仰是一种思想崇尚,是一种政治追求,是一种精神支撑,是行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坚定与否对于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明确指出:“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此,共同的政治信仰是支撑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毫无疑问,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信仰共产主义。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共产主义就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解放全人类的主义,其核心价值是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富足、高尚和幸福。如果说人类具有“普世价值”的话,那么,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人类普世价值”。一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政治上人人平等,经济上按需分配;物质上极大丰富,精神上极大升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更没有战争,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可以预见,经过一个相当长历史阶段的探索和奋斗,“高质量发展”终将与“共产主义”完全走在一条路上。如同太阳光的本色是容纳了宇宙间一切色光而形成的,故而绝不排斥任何一种色光一般,共产主义是容纳了人类文明一切好的主义而形成的,故而绝不排斥任何一种好的主义。这正如列宁的一句名言:“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真正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绝不是教条主义者,而是最大的谦虚者,他们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对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政治信仰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髙度信奉和追求,是人类优秀思想和文化的一大集成,它是党的建设的精神支柱。我们共产党员开展党性修养的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自我教育过程。党员要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必须首先夯实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二、建党百年,把“信仰”淡化看准

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源上就是信仰淡化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这些信仰淡化后出现的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概括来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仰的认识日趋世俗化。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追求效益的竞争中,在金钱利欲的诱惑下,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如何看待道德和利益,如何看待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困扰着人们,有许多人深切地感受到价值失落的痛苦和没有信仰的迷茫。尤其是在苏联东欧剧变之后,有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他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发生动摇的同时,事实上很容易转向非社会主义甚至反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如向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等人生目标和价值定位靠拢。同样,当一些人背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因而对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先人后己的要求舍而弃之后,他们必然会为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和追求而损公利己、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

第二,信仰的现状日益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文化政策、信仰政策的放开和宽松,人们从过去那种单一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自己的价值,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其信仰,除了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外,还有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其他信仰,可以多元化。但是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坚定的科学信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但现实中,一些党员混同于一般群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甚至产生怀疑,有的党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产生困惑,心存疑虑,甚至一些党员信仰宗教和迷信,完全丧失了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更谈不上所谓忠诚。

第三,信仰的存在逐渐虚无化。一些党员、干部在社会巨大的变迁面前,对社会多元化的政治信仰体系缺少鉴别力。在倍感迷惘的情况下,他们的政治信仰在现实面前逐渐弱化、虚无化。有的党员躲避崇高,只信物质价值,不信精神价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信仰越来越麻木,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支撑,仅关心一些具体而实在的现实问题,放弃精神上的信仰追求,并以远离政治为清白,极端自利,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来安慰自己,崇尚非理性,政治信仰逐渐被“市场行情”所取代,忠诚意识逐渐归零。

三、建党百年,把“信仰”淡化危害说透

党员信仰淡化,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髙度重视。

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的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使党员按照正确的原则而有效行动的精神保障,是党员党性的重要体现。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就是区别于其他阶级政治组织的固有的本质属性,它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与党的工作和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忠诚源自于信仰,只有具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保持忠诚的品质。因此要维护共产党员的忠诚、增强党性修养,就要努力提升信仰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只有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才能在工作中有巨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保持忠诚,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才能不断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而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性修养,成为党的忠诚的一员。反之,如果党员的信仰出现了危机,共产党这一先锋队组织就会像一个受了内伤的肌体一样,其性质和功能都将发生嬗变和弱化,整个社会风气也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这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党员理想信念的淡化与作为执政党所承担的重大职责不相符。一旦党员的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淡化或者消失,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不了,就会失去引领群众的资格,疏远了党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所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应对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社会事件的考验。党员意识淡化也会成为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直接原因。信仰不坚定,很容易使一些党员迷失政治方向,使一些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嬗变。党员意识淡化,必然使党员干部降低工作上的高标准,放松对自己生活上的严要求,从而对党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在这方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苏联解体的实质是苏共的剧变。从苏共内部的变化直至苏共最后下台,其实质就是党员信仰的普遍淡化和丧失。当时来自约10万人左右的“精英集团”占据着苏联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正是这个“精英集团”丧失了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想实行资本主义,以便他们享有更大的权力,拥有更多的财富,导致党组织换散,在敌对势力的进攻面前毫无战斗力,一攻即垮。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诫我们:党组织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仰,增强党员的信仰信念,强化党员的忠诚意识,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至关重要。

四、建党百年,把坚定“信仰”做实

那么,共产党员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提高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度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集科学性、现实性和全面性于一体的,它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对人的诸种本质力量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过去“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正是靠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支柱作用,才使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其次是确保政治方向的作用。共产党员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根本的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再次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既越装全党的武器,又是教育、引导和团结人民群众的武器。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对于信仰,要有阵地意识。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去占领思想意识形态阵地,以达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的目的。

第二,提髙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忠诚。行为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程度或者忠诚度是党员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之一。信仰程度或忠诚度越高,先进性、纯洁性表现就越充分,反之,先进性、纯洁性就表现一般甚至很差。加入党组织是公民成年后对政治信仰的一种自愿而又慎重的选择,入党时在党旗下的宣誓,不单单是在履行程序,而是党员的政治誓言,是一种庄严的政治承诺,其内容反映着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反映着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每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来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自觉性,并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特别是现阶段全球化的趋势不可回避且势不可挡,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政治观念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只有提髙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度,对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可能在行动中把先进性、纯洁性贯彻到底,才有可能保持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党性修养锻炼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要走进思想深处,突出思想温度,既感受真理的力量,又感受人格的力量,深刻理解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深刻体会总书记的崇高信仰、担当精神、价值追求,不断激发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热情和无穷力量。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经常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共产党人的“心经”,洗涤自己的灵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及时校准思想方位,勇于改正缺点错误,真正把思想的伟力转化为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纪律意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人格操守。要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开展党性锻炼,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是贯穿于党员经常性教育始终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形势下,政治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党员应该自觉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巩固和提髙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自觉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忠诚度。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真正做到人脑人心。对一种主义是真信仰还是假信仰,是全信仰还是半信仰,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问题,也关系到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坚定的政治信仰能激发出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信仰越是坚定,理论学习就会越自觉。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应该主动钻研,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忠诚的思想理论基础。

其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当前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掌握越透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刻领会真谛要义,准确把握方向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把经常性自学与专题性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系统培训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增强学习效果。

再次,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要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这不仅是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也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才能保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及对国家民族的忠诚,才能不断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四,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要历久弥新。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信仰从哪里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来,从党带领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来,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从无数先烈和英雄模范英勇牺牲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中来。方志敏同志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伍若兰同志的“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夏明翰同志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些铮铮誓言是何等坚定、何等豪迈、何等深情、何等崇高!这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真正做到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用铁一般的信仰、钢一般的意志,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与优良传统。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固本而培元、至纯而坚强。政治信仰蕴藏在坚强的党性之中,是衡量党员觉悟高低和立场坚定与否的重要准绳。一些老同志回忆,他们入党时,处于严酷的斗争环境中,虽然常常看不到《党章》,脑海中却总能回想起四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政治信仰这个“传家宝”让南湖红船上的灯光驱走漫漫长夜,照亮了全中国;让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烧掉了整个旧中国,换来了一个新世界;让全党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奋进在新时代。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心亮而清醒、忠诚而担当。党员干部需要有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警惕,要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党员干部要坚定政治信仰,始终做奋进者、搏击者,解答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课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心灵慰藉》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http://m.xushengjz.com/jiaoan/155937/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