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李清照的“祝寿词”和“索命诗”真的克夫吗?

主持词精选 2020-11-16 点击: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被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留下许多缠绵悱恻,柔情似水的闺阁情话和惜时、孤独之叹。但在她林黛玉般多愁善感的外表下,还住着一个“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秋瑾。她在北宋王朝由盛转衰、国破家亡背景下所作的一词一诗,尽扫儿女情长,而是以剑胆琴心,抒发忧国忧民之志。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仲秋之夜,达官显贵来到高楼广厦之内,送上淡雅的兰花和象征长寿延年的灵芝,在“花柔玉净”的侍女陪伴下,手捧酒杯,向此处的主人贺寿。词的上阕写得流光溢彩,一片繁华。女士珠光宝气,男士翩翩风姿,可谓良辰美景醉尽。但下阕则流露出繁华将近的沉重,蕴含了词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壮气豪情。她委婉、脱俗地劝勉过生日的这位朋友,“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而“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则单刀直入,仗义执言,字字千钧。

  安石,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字。他才华盖世,失意时曾隐居东山,但他的政治远见仍蜚声朝野,王侯将相都难与之匹敌。百姓惋惜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后来他应诏出仕,力挽狂澜,官至国相。淝水之战打败了前秦80万大军,扩展了东晋领土。李清照勉励寿星朋友,应像谢安那样铁肩担道义,重整朝纲,救黎民于水火。

  这首词仿佛《清明上河图》里象征北宋“大船将沉”的画面,眼看他楼塌了。在北宋王朝一个歌舞升平却危机四伏的秋夜,李清照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政治嗅觉,写下了这首“祝寿词”。表面上是向朋友贺喜,实则是为家国而忧;表面是期盼朋友为民请命,实则是祈盼北宋王朝清除奸佞,早日振作起来。与其说是为友贺寿,不如说是为民祈福。

  李清照的另一首诗,广为人知。但常人难以感受她内心的悲愤、痛苦和绝望,大多只是将其视为赞叹项羽的怀古、咏史之作。其实它绝不是“项羽颂”,而是借项羽讽刺丈夫赵明诚和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

  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烂了北宋王朝的琼楼玉宇,捣毁了皇家陵寝,掳走徽、钦二帝,此乃岳飞所说的“靖康耻”。宋高宗赵构无视父皇、皇兄被擒,仓皇南逃。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也夹裹在逃亡的难民之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文死谏,武死战”,一直是儒家的道德观,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拱手投降。他们本人及皇后、皇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虏,另俘虏皇室少女,妇女、宫女、官女、民女等共一万五千多人,沦为金国之奴。徽、钦二帝后来死于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五国城。

  当时,北宋文有李纲,武有宗泽,后有岳飞,但朝廷腐败不堪,亲小人,远贤臣,多数人只想着如何保命,如何保官,结果都城开封向金国交出了大半武器和金银,自取灭亡。

  公元1129年,南宋小朝廷宋高宗赵构,起用赵明诚任南京市长(建康知府)。期间,御营的军官王亦企图发动叛乱,投降金国。这件事被副将李谟察觉,他紧急向赵明诚汇报。赵明诚贪生怕死,没有做任何的部署。入夜,叛军果然起兵造反,但李谟因事先得到消息,早有所防备,迅速平息了叛乱。第二天,当李谟兴奋地向赵明诚报捷时,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上司居然半夜从窗子放下一根绳子逃跑了。

  弃城而去的赵明诚,不仅把百姓扔给了叛军,也把城里的李清照扔给了叛军,让李清照险些成了王亦的俘虏。“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之前,赵明诚豢养妾室,已伤了二人的感情,但在李清照心中,丈夫还是一个为朝廷尽忠,为百姓尽责的男儿,可这次对百姓的背叛,让她大失所望,对赵明诚的爱打上了问号。

  宋高宗得知此事,将赵明诚免职,贬为一介平民。他们二人离开南京城,打算到江西去养老。一路上相对无言,难修旧好。李清照虽是一介女流,却巾帼不让须眉,是非分明,坚守气节,对赵明诚临阵脱逃感到非常的失望和羞愧。

  当从建康到芜湖,途经乌江时,赵明诚忽然接到朝廷诏书,升任他任湖州市长。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遗址,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再也无法压抑满腔的悲愤和屈辱,借古讽今,吟就了这首铿锵之作。

  身边的赵明诚本已患上疟疾,虚弱不堪,闻听此诗更是如芒在背,无地自容。二十个字成为压垮他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不是李清照有意为之,但对赵明诚而言则如同“索命诗”,他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在前往湖州上任途中,病倒在南京。李清照每天熬药,悉心照料,无奈还是郁郁而亡。

  全诗虽四句,却连用三个典故。《汉书》刘邦赞美张良、萧何、韩信为“人杰”;屈原《国殇》歌颂楚军“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垓下,乌江亭长要助项羽渡江逃回江东,项羽连杀数百汉军,英勇不屈,横剑自刎。这首诗既是责备南宋朝廷,也含有对丈夫所作所为的痛恨!如果赵明诚没有病故,二人最终会走到哪一步?一向敢爱敢恨的李清照,如果幡然悔悟,彻底看清赵明诚不值得托付终身,也许会毅然决然地离开他。

  赵明诚走后,李清照漂流到浙江金华。登上当地的“八咏楼”。此时,她年过半百,孑然一身,江山破碎,物是人非。她北望失地,悲凉咏道“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唐末时,吴越国王钱鏐,企图篡唐称帝,收买诗僧贯休将“十四州”写成“四十州”,结果贯休不为权势所动。李清照以此诗讽刺宋徽宗父子连一个维护领土完整的唐代和尚都不如,字字充满家国落入敌手的大苦、大悲、大愁。

  后来,她又为弟弟家的晚辈写下《打马赋》。“打马”是宋代男子博弈的一种类似军棋、象棋的游戏,李清照借题发挥,鼓励后生收复北国。“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不但再次提到“祝寿词”里的谢安,谢安石,还写道东晋灭蜀、收复剑阁的政治家、军事家桓温,桓元子。“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大意是,但愿朝廷早日出现勇于杀敌的花木兰、曹操的人物,到时我就可以北渡淮水,回到我山东老家青州。

  “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李清照的“战乱诗词”折射出她直言直语,豪爽仗义,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性格。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苏东坡的得意门徒。他继承了老师胸怀天下的风骨,也深深影响了女儿李清照的人格。苏东坡笔下的“千古风流人物”,又何尝不是李清照所崇拜的“人杰”和“鬼雄”。可是她信赖的丈夫和朝廷的君王,都让她大失所望,巨大的落差和理想的破灭,让她这两首诗词笔生怒涛,荡气回肠。

  特别是孤零零的她,在乱世飘零中无奈再嫁后,发现张汝舟这个男人,原来是为她手中的文物而骗婚。她毅然揭发他科举考试作弊的欺君之罪。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迅速脱离了他的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妻子起诉丈夫,无论对错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随之入狱,在大堂之上,她扬首挺胸,在纤纤双手伸进枷锁的一刻,其坚毅的神情如项羽自杀时那勇敢的一刎。有人用流行词将李清照比作铿锵玫瑰,也许太含蓄了。她是知行合一的人,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禁锢。她的诗词不仅是用笔墨所写,也是以血泪和生命而书。

李清照的词精选十首|李清照的“祝寿词”和“索命诗”真的克夫吗?

http://m.xushengjz.com/yanjianggao/9435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